團隊介紹:
計畫名稱:家電檢測修惜站。
計畫名稱:家電檢測修惜站。
團隊名稱:愛惜家電用品小組。
團隊成員:林暐竣,吳啟華,王建誠,張哲瑋,梅哲瑋。林弈樺。
服務動機:
現今的社會,有很多的角落是不被人重視的,但是總會有人肯付出自己的心力為給予協助,並於有困難時,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而我們在這次的服務活動之前,也都曾參與過飢餓三十、慈善募款等等的活動,但未曾像這次,這學期老師提供了這機會,讓我們能以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嘗試著為這些服務機構帶來一些改善。最好的服務,是結合服務與自我的專業知識,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將服務的專業度提升。
在垃圾場常常會看到廢棄的一些電器,家具,可是其實有一些東西還可以使用,甚至換個方式賦予他新的生命,節省資源與成本,因此我們這次選擇的機構,是與自己電子電機有高度關聯性的電器維修類別。透過這種社會體驗,與機構結合,一方面實踐自己學習的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到對電器維修不在行的民眾。這次的活動,報名踴躍,但名額確實有限,因此我們能被選進,感覺莫大的榮幸。我們也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心,我們將抱持著無盡的熱情及愛心,來讓我們的服務更加的完善。
服務目標:
1. 推廣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理念,將學生在校園內的服務類別往外延伸。
2. 協助民眾修理電器,以及維護,方便其生活。
3. 組員們將這份工作當作實習的機會,除了規劃服務排程以外,同時也能夠實踐課堂上的知識。
4. 將二手電器清潔維護再利用,不浪費資源。
合作機構簡介:
關於這次合作的機構對象,是位於中北路上的木匠之家。 而木匠之家在這中北路上,主要有兩個地方,就是社區咖啡館與二手百貨館&二手家具館。
木匠的家是一群人,因有感於中原大學學區,有很多的彈子房、網咖…等許多學生與成人被這聲光娛樂給綁架,於是秉持基督徒對社會的責任1999年成立木匠的家關懷協會期待這樣的園地,能夠整合各項的資源,提供一個溫暖、健康、安全、舒適的休閒空間成立之初,由於經費有限,木匠的家自發性蒐集廢棄家具並動手修復加工同時向勞委會申請多元就業開發專案,以「愛我們的家,環保再生新回收計劃」推動舊物新用觀念,經營永續創意環保、整合社區公益資源與開創弱勢就業機會等目標。
照片上的修惜站,顧名思義就是修理愛惜。在木匠的家關懷協會成立之後,仍有許多民眾不斷將閒置以及可堪用之而手物質捐贈與本會,在則經常發現社區內有許多可用的家具等物品四處廢棄,造成社區街道之景觀破壞,亦感到物資之浪費。於是於九十一年五月份起成立環保二手市場,提供民眾汰舊換新使用,並於社區內廣泛宣傳,將家中閒置或老舊堪用物品,送至協會加以整修,再由本會送至偏遠地區或直接賣出,收入捐為繪里免費飲料服務之用。此二手環保市場得到社區民眾極大的回響,除了給予鼓勵支持和肯定以外,並依同響應此環保又珍惜物資之工作計畫,豐富的物資蜂擁而至,因此深感此計畫有擴展辦理之必要。
而咖啡館,主要是生活在這世代的年輕人,面臨的極大的壓力及試探,加上廣大禾場之需要,因此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健康、安全、輕鬆的空間來幫助現代人舒展身心、文化交流、接觸福音;而見「青年使命團」所推動的咖啡吧事工,對福音工作有正面的回應。因此,我們決定建立一個輕鬆休閒的場所,結合教會資源,裝備弟兄姊妹,提供機會予中外福音同工以文化交流、英語會話等方式來服事未信主的青年人,以明白生命的真諦。
咖啡站不僅是一個提供休閒的場所,同時他也提供了終身學習課程晚上在木匠的家社區咖啡館,不單可以喝咖啡跟外國志工交流練英文,下午時段也開放給民眾來到社區咖啡館學習才藝、拓展社交圈。有許多不同的主題課程,不分男女老幼、社區內外,只要你有時間就來參加,讓我們在社區中大學特學,享受生活!!
蝶古巴特-陶冶性情、豐富休閒生活
書米老師指導外籍學生彩繪中國年
本會宗旨:
◎ 結合桃園地區學校、基督教會及社會人士力量,提供正當交誼活動。
◎ 紓解現代人的壓力與內心衝突,以聖經原則推動個人生命成長及正確人生觀。
◎ 淨化社會不良風氣,協助政府達成全民心靈改革計劃,而設定工作計劃。
設立目標:
◎ 提供一個健康、安全、輕鬆的活動空間,紓解年青人壓力與衝突。
◎ 整合福音隊資源,有效幫助教會宣教活動完成大使命。
◎ 領人明白生命真諦、認識基督,進入教會。
服務方式:
◎ 對社區年輕人: 提供免費休憩交誼之場所。
◎ 對主內信徒們: 提供創意福音出擊方式及禾場、領人歸主。
◎ 對社區眾教會: 提供福音隊資源,支援福音工作並結合師資培訓宣教人才。
服務內容:
◎ 健康休閒活動、終身學習系列、英語Free Talk。
◎ 供應免費飲料、休閒聊天場所。
◎ 二手慈善義賣店。
參考來源:
團隊自我期許:
1. 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以及待人處事
2. 對於專業的知識瞭解得更透徹
3. 訓練每個人找資料及驗證資料的能力
4. 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5. 訓練口說能力的表達
6. 珍惜資源,不浪費。將資源在生的觀念落實在往後生活。
7. 養成耐操耐勞的服務精神。
服務日程規劃
服務次數
|
服務時間
|
目的
|
第一次服務
|
2012/10/18
|
了解環境,與機構建立良好關係
|
第二次服務
|
2012/10/28
|
與機構負責人討論家電檢測計畫書
|
第三次服務
|
2012/11/11
|
實際家電檢測並彙整成表格
|
第四次服務
|
2012/11/17
|
與機構負責人討論家電維修需改善之處
|
第五次服務
|
2012/11/30
|
統整服務之內容,並給予建議及印製回饋單
|
第六次服務
|
2012/12/12
|
繳交服務學習課程成果報告
|
服務執行方式
【準備階段】
了解機構工作項目類別,並幫大家做分組,提高效率。
安排有空的時間做排班,讓大家都可以接觸到業務類別。
分配內部後置期的工作項目,與定期經驗心得分享,方便記錄與蒐集資料。
【活動進行階段】
電器傢俱的拆解與維護,將舊有資源重新再利用。
與老師,負責大哥姐做好接洽,使工作能夠更上手。
與組員交流,將服務後學習的成效做提升。
【後製階段】
蒐集記錄建檔,製作成果報告。
執行成效評估,討論評核服務的效益與實際幫助。
透過成果報告來進行宣傳,推廣服務。
工作職掌表:
(一)企劃書撰寫:
林暐竣:服務動機及目標,統整細節成冊。
林暐竣:服務動機及目標,統整細節成冊。
梅哲瑋:服務對象描述以及需求陳述。
張哲瑋:簡述在這服務方案中,對團隊成員可能產生的學習效益或改變。
吳啟華:合作機構簡介。
王建誠:工作職掌表和經費預算。
林弈樺:簡述在這服務方案中,對團隊成員可能產生的學習效益或改變。
(二)實地服務:
所有團隊成員:
(1)幫忙拆解廢棄物,並從廢棄物上面取下可回收再利用的部分,例如:椅子上的木頭或螺絲釘等等。
(2)幫忙檢測物品的好壞,如有損壞,幫忙師傅一起拆解並一起修理,像是CD音響等等。
(3)幫忙搬運貨物,像是有人贈送的二手電視,家具,衣服等等。